聚合支付不差参与者,而是缺一个良好的标准。

来源:财益多聚合支付 2019-06-24 15:43
分享到

聚合支付最初是为了解决商家面临多种支付渠道的问题。第三方支付模式也称为闭环支付模式。商家和用户使用相同的支付渠道完成交易。由于付款机构无法互相付款,商家不得不依靠多个付款系统,以满足用户对多种付款方式的需要。

这就像银联尚未出现时,工行的POS机只能刷工行卡,其他银行卡也不能使用。因此,没有小型商业银行可以存在任何卡,因为没有地方可以刷它们,这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由于第三方支付准备金相互之间不清算,各渠道单独对接,使商家不堪重负。为了帮助商家实现统一收付,支持多种支付方式,出现了聚合支付。

然而,新出现的聚合支付服务提供商首先为商家收拢资金,然后再将其转给商家。该商户的资金存入服务提供者的账户,并已成为接收和结算机构。为了避免"跑路"的风险,中央银行对下面的市场进行了监管,并直接将聚合支付定义为收取和外包机构。它不能触及资金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随着银行的加入,出现了新的聚合支付的方案。

银行已成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商户,真正的商家则成为银行的第二方商家。聚合支付服务商不直接接触资金,当用户进行支付时,会看到商户名称显示“XX银行/二级商户”。

由此可见,整个支付模式已经从三方模式推进到五方模式。聚合支付服务提供者的二维码,就是所谓的正扫描模式,第三方支付机构对其有一定程度的控制;用户利用支付客户对支付服务提供者的二维码,这就是所谓的反扫荡模式。通过聚合支付服务提供者的交易页面,用户调用支付客户端来完成支付。

在反扫描模式下,第三方支付机构无法获取聚合支付页面的内容并失去对信息的控制。最关键的问题,五向模式,微薄的手续费很难支持各种利益相关者在漫长而复杂的渠道上的发展。银行已经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毕竟有一个结算渠道。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始深入挖掘供应链。支付宝率先与建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二维码技术的互认互扫。

在这种模式下,支付宝取代了商业银行,与商家进行跨行清算。在商业银行看来,最好是处于支付链的中间,但银行薄弱的扫描技术还不能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相比。

微信不愿意落后,并已开始与工商银行结盟。银联还发布了针对手机客户端的扫描码服务。其他第三方支付机构也在考虑是否采用与商业银行的联盟形式加入市场竞争。对于其他银行,也可以选择与谁合作,微信,支付宝,银联?

三个支付系统和三个技术标准相互竞争。支付行业的未来是什么?

在支付链中,在网络中也有重要的作用。集中保管第三方支付平台条款和集中清理商业银行渠道,只能是监管布局的第一步。但是,如果没有集中管理,就不会有通用网络。完全标准化的付款结算可能是动态的下一步。标准化是一个行业成熟的标志。

如果网络尚未加入海外支付机构的转账结算,则不会有付款国际化。聚合不差参与者,而是缺一个良好的标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