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聚合支付已开始疯狂增长,而许多聚合服务提供商通过"自动关注"囤积了大量的粉丝,并通过流量和信息实现了变现。例如引导贷款平台、对接多个消费者金融平台、或引导商品销售等。事实上,聚合支付不是一项新业务。2015年左右,二维码的支付越来越流行。随着扫描代码生态学的成熟、扫描支付和微信支付的市场需求,扩展支付线路的能力之间的差距迫切需要填补。聚合支付,所谓的第四方付款,集成了场景和支付方式,以完美地填补市场空白,从而开始疯狂地增长。
当时,微信基于微信二维码支付的推广,鼓励商家通过微信公众账号整合营销,在微信支付后悄然建立“自动关注”功能。
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动作打开了一些聚合支付赖以生存的大空间。现如今,通过扫码“自动关注”圈住流量再行变现的做法已经成为这个行业的通用玩法。
自动关注下的粉丝经济
平日里,普通用户常常会不经意发现自己关注了一堆营销号,往往也不以为意,随手取关便是。但事实上,这些营销号的关注行为并不来自用户本身。
微信服务号有一条并不为普通用户所知的规则:当消费者支付金额超过5元时,支付完成界面就会自动勾选关注商家微信公众号;而当消费者支付金额小于5元时,支付完成界面会提示关注商家微信公众号,但并不默认勾选。
这些服务号,一周可以推送一次,一次可以推送8条。无论用户是否在意,这种导流行为往往不经意间就给用户带来了一大堆的关注营销号。
微信设计这一功能的初衷不是做坏事,而是在消费者已经有了明确的消费者行为之后,希望能为企业提供精确的整个营销平台。
然而,并非不是所有商家都有运营微信公众号的能力,因此,很多时候,用户扫码支付之后,微信自动关注的动作便就被一些聚合支付方所截流。
一家聚合支付的代理商告知十字财经,因为“自动关注”这一功能,公众号动辄拥有数千万粉丝的情况在这个行业并不罕见,并称该聚合支付机构就坐拥6000多万粉丝,分散在数个微信号中。
在许多情况下,聚合服务成了一门寄生在“扫码自动关注”里的生意。不少聚合服务商在通过“自动关注”囤积海量粉丝之后,通过流量和信息进行变现。
流量变现的途径非常多。
给商品销售做导流,
在公众号中为一些网红产品的发布推文或者干脆自己直接经营电商。“一些号甚至已经不再以传统的方式按点击付费,而是采取展示付费,报价高出此前很多。”
有一家聚合支付在会议室养了一只猫,在抖音上三不五时直播一下这只猫的日常,然后公司旗下有数百个号,其中一些号就将粉丝导流到了这个猫的抖音账号。现在这只猫已经成为坐拥50万粉丝的网红了。”只要有流量,玩法可以层出不穷。
上一篇:美妆行业如何选择门店收银系统?
下一篇:聚合支付能给企业运营带来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