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小型支付机构的转型中,“B端”还有多少机

来源:财益多聚合支付 2019-08-12 11:26
分享到

双巨头下支付机构的转型方向

近年来,作为支付机构最重要的转型热点,跨境市场在过去五年中每年以超过50%的速度增长。对于汇支付,财益多和连连支付,跨境业务确实是过去几年的重要业务增长点。但是,这项业务的政策门槛非常高。截至目前,只有30家机构获得了跨境支付许可证。

因此,对于大多数支付机构来说,从长远来看,最可持续的发展方向仍然是深入b端市场。在这一点上,两大支付机构和中小型支付机构,虽然初衷不同,但方式相同。

在过去的几年里,支付宝、微信支付占据了移动支付终端9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且实际上形成了双巨头垄断。对于这两位巨头来说,C端流量的上限已经清晰可见,而采矿商品价值深度的积极转变已成为下一阶段的目标。中小型支付机构更加被动,C端市场一直被巨头牢牢占据。 B端转型的选择似乎是最后的选择。

聚合服务包括商家多种支付方式和相应的增值服务。直接连接后,两家巨头的清算模式为“服务提供商(第三方支付/聚合商)”—双联(银联/网联)—双巨头(支付宝/微信支付)—双联银行。在90%的移动支付市场已经被两大巨头主宰的市场结构下,大多数中小支付机构只能是寄生的。在这个产业链中,B端商户的服务工作成为其生存的基础。

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时代的发展,商家对支付机构所提供的服务的需求不断上升,仅提供最基本的支付服务难以形成竞争。商家需要的是全面的服务,包括聚合支付、进存销管理、商家会员管理、联合营销和供应链融资。

B端变换必需条件

事实上,经过多年的激烈战斗,已经清楚地证明“B端”并非没有门槛的市场。成功的B端转型需要至少两个基本基础:1.充足的C端流量;,2.深入的行业特定服务能力。

充分的C端流量是充分利用B端商家的底牌。对于支付机构来说,C端业务的维护直接意味着两种硬实力:获取客流的能力和大数据建模的基础。如今,随着流量成本的不断上升,拥有C端流量直接意味着乘客成本的降低,而大数据的优势更是如此。事实上,如果C端用户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数据的真实性和连续性将大大降低,这将导致建模精度的降低。大多数中小支付机构没有足够的数据来谈论“大数据”。

为了满足B端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有必要认可该行业的深刻理解和扎实的技术能力。

在资本交易过程中,支付机构还输出风险监控系统,监控信贷资金交易的全过程,用于确保交易成功率和资金有效流动。这种风险监控支持已成为信用企业聚合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行业的痛点是不一样的,对支付机构的挑战是全方位的。从第三方支付机构为信贷企业服务的路径来看,从为信贷业提供单一的融资渠道产品服务到在复杂的产业结构中提供深度服务,也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结构过程。即使他们服务于同一个行业,不同企业的需求仍然有自己的个性。

目前,各支付机构在能力分布上的差距已经很明显,虽然在各个转型方向上,服务b端是最引人关注的转型道路。然而,已经清楚地表明,"b端"并不是一个没有壁垒的市场。深入定制的服务,必须以强大的金融科技服务能力为前提。

在行业监管不断收紧的趋势下,支付机构的分化和改组进一步加快。在B方服务的激烈竞争中,行业清理的速度将加快,市场的先导效应也将进一步凸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