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协会将出台聚合支付新规,聚合支付前景如

来源:财益多聚合支付 2019-07-04 10:45
分享到

无论您使用微信、支付宝还是百度钱包、京东钱包等,都只需扫描同一二维码即可实现支付。这种集成技术为企业提供了对集成支付解决方案,即聚合支付,行业又称“第四方支付”,为用户提供支付便利。

随着聚合支付的广泛应用,消费者盗刷和涉嫌洗钱的非法平台也不时曝光。行业专家表示,虽然自聚合支付开始发展以来,监管层已经发布了相关的监管规定和规定,但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聚合支付监管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记者获悉,有关部门正在推动制定新的管理措施。同时,业界呼吁进一步规范聚合支付服务供应商,并进一步完善聚合支付机构非法发展的整治措施。

发展迅速 资本竞相入局

聚合支付的发展已达到顶峰。据不完全统计,自2018年以来,总支付投入超过10项,金额超过20亿元。阿里,京东等巨头也加速了他们的进入。同时,聚合支付服务模式得到了深入发展,并产生了更多的增值服务。

与其他支付方式相比,聚合支付的优势在于其兼容性和流量特性。兼容性是理论上可以将所有的支付方式集成到同一个入口中,用户可以在扫描二维码后选择任何一种支付方式。其流量特征是:聚合支付是消费者支付的第一个入口,任何支付行为都必须通过该入口,这自然会给聚合支付带来流量。

违规操作 非法平台搅局

记者注意到,最近,公安部公布了一批国家公安机关“净网2019”专项行动典型案例。其中,福建警方破获了一起“洗钱”案件,利用非法的第四方付款平台帮助境外赌博网站。根据有关负责人的说法,目前非法的第四方支付平台是所谓的“绿色通道”,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网上赌博等犯罪集团抓捕、漂白非法资金,社会危害严重。此前,重庆警方还破获了一家超市的收银盗刷微信案。犯罪者使用聚合支付应用程序,扫描客户手机后面的支付代码,并输入收取的金额。每次,他都能偷到几百元的钱。

专家表示,洗钱,盗刷等现象反映了总支付业务的不规范性。一方面,目前的聚合支付公司本身不需要许可证,这给一些聚合支付服务提供商非法开展业务带来了潜在风险。 “例如,一些聚合技术服务提供商不从事支付结算业务,一些服务提供商非法拦截商户结算资金等,一些服务提供商非法收集和保留商业信息,甚至泄露商家身份,账户等。

根据行业来源,按照规定,聚合支付只能进行资金的“转手”,不能从事商户资格审核、资金结算等业务。但是,一些第三方支付机构将审计权限和其他违规行为外包给聚合支付平台,因为聚合支付平台没有权限和能力进行审查。因此,导致“二清”等风险爆发的可能性。

对过境行业准入的监管将

在这方面,专家表示,在聚合支付行业发展之初,监管和协会层面发布了聚合支付相关的自律法规和监管规定。然而,随着聚合支付的深入发展,行业在入场前,柜台监督和事后处罚方面仍需加强。

然而,业内人士表示,在监管方面,仍缺乏对聚合支付的规范性法规和规定,缺乏行业自律等规范的法律效力。同时,作为支付行业中越来越重要的参与者之一,累计支付仍然缺乏相应的准入标准。

据了解,有关部门正在推动制定新的聚合支付管理方法,以明确行业准入等安全要求。此外,"张叶霞"还说,关于聚合支付的技术安全条例尚未结束,聚合支付服务提供商的外包需要通过该政策进一步解释,对违法发展聚合支付机构的整顿有待完善。

总体而言,聚合支付的前景依然良好。预计在严格的行业监管背景下,预计会进一步发展聚合支付,未来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