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趋势形式明确,那么该从何处破局?

来源:财益多聚合支付 2019-08-15 17:33
分享到

从刷脸支付的角度来看,技术变革一直是影响支付行业格局,除了新兴支付方式的机会外,更与未来行业标准的制定有关。因此,支付宝和微信这两个巨人不能缺席。

支付宝更活跃于刷脸支付,微信支付更多的作为战略防御。据透露,目前支付宝有大约200,000台左右,包括其衍生产品,目前正在通过三家工厂进行大规模生产。对此,微信向记者支付:目前刷脸设备的"青蛙"目前已被搁置,但该数据不包括微信开放生态系统中的85款硬件设备。

自今年年初以来,它还推出了“刷脸即会员”的功能,并用刷牙装置开放了公众号,卡片包和小型节目成员。在逻辑上,它更侧重于产品工具的特性。微信支付应用副总经理郭润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服务无法自发增长时,就不会大力推广。一个好的工具用完即走,可以解决痛点但不增加负担。

然而,刷脸支付作为一种新兴手段的不确定性源于技术创新者控制风险的能力和监管政策的灵活性。目前,监管往往是促进商业银行和银行联合会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但它不是一种一刀切的方法。根据支付宝的说法,它还与央行保持着密切的沟通,希望对自己的技术储备和开发有更深入的了解。

根据上述的聚合支付人士透露,微信支付给供应商(在连接设备中提供一个安全区域,以确保敏感数据存储在一个孤立的环境中),以提高其安全性。阿里有自己的TEE。

表面外,另一场战斗是信用支付。在蚂蚁金服部门上线四年多之后,它终于在等待微信进入场。事实上,由于信贷的敏感性和监管因素,腾讯的“分”产品一直未能找到进场机会。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芝麻信用和花呗,蚂蚁金融享受了信用体系和企业合并的红利。

目前,“微信支付分”的主要功能还集中在信用免押和先享后付,但渗透场景仍然有限。如果我们看分数的准确性,除了用户自己的身份信息外,更多的数据来自于微信支付的历史支付数据,更多的领域的数据访问仍然缺失,因此其商业化的前景还需要澄清。作为回应,微聊支付回应说:支付点不是为了做,也不是为了比较谁之前做的,而是通过洞察用户需求和生态发展的需要,在最合规的环境中,利用数据为用户推出最适合的产品。”当用户找不到使用场景时,我们真的不想看到这个分数。”

在新赛道之外,比赛还没有完全结束。以私家车旅游领域为例,一方面,政策的改变影响了巨头们先前提倡的“车牌付”,两者也都转向帮助银行发行ETC。在公共出行领域,腾讯和支付宝最近公布了最新的汽车码用户数量。根据官方数据,截至目前,腾讯的乘车码用户已突破1亿,覆盖全国120多个城市,支付宝的乘车代码用户已突破2亿,覆盖中国200多个城市。

微信支付数量每年增长超过100%,超过1.3亿车主每月使用微信支付。据知情人士透露,腾讯曾经对支付宝的乘车代码用户数据表示怀疑。

关于缺乏社会交通优势的工具进入沉没市场和增量市场的问题,支付宝公共出行部门总经理认为,其失败的关键不在于将旅行视为流量业务,而是作为B方服务于运输运营商。如果每个人都离简单数量的用户接近天花板,但对于细分的业务部门来说,最高限额远未达到。如果我们按县级单位计算,中国有超过2000个城市,还有一个巨大的增量空间。关键是您为B方带来的,以及是否愿意选择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