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低线市场的特点和痛点是什么?

来源:新零售 2020-03-05 16:25
分享到

在现有零售环境下,相信很多企业都扩张到低线城市,四-六线市场和一二线零售市场之间的分裂感仍然很大。怎么去融合距离呢?

零售云项目的基本做法,其实是找到县镇一级市场的小型家电、3C零售商,用系统(ERP系统、IT系统、物流系统、门店会员管理系统、微营销系统等)对其门店进行整合更新变革,类似些“加盟”的做法。目前看来,很多加入苏宁零售云的门店,大都是当地手机或家电专卖店,也有一些品牌专卖店,主要都是将县镇一级手机或家电专卖店改造成综合家电3C潮品卖场。其中,手机类占比在35%左右。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被改造的门店过去很多是卖手机的?

不难发现有几个特点:

品牌专卖的生意大不如以前。在电商冲击下,单一商品售卖也很容易被电商打败和取代。

消费者变化,新一代乡镇消费者也是经受过互联网洗礼“四有青年”。

他们的消费习惯和品牌认知,和一二线城市的差异化逐渐缩小。 手机店特点:人们更换手机周期越来越长,原来12个月,现在平均是24个月。手机专卖大部分利润来源主要是运营商,但近两年,微信把短信打趴了,流量也将要免费了,运营商的收入水平也慢慢缩水,连带手机零售终端收入下降。2017年下半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同行选择关店。

从全局来看,手机行业还在增长,在一二线市场和电商渠道,手机作为一个主力品类仍有利可图。零售业是这样,不怕毛利低,零售怕的是你的转速×毛利还低。”周转率提高四倍的原因在于,传统大家电不需要大量备货,只需要备一些样机和小家电,以及手机。也可以说,苏宁零售云鼓励原来做手机的老板扩容,但是扩容的库存压力,是在苏宁自己这边。

低线市场的痛点和破解术

低线市场难点无非是三个:流量分散、物流成本高,信息化数字化程度低。当然也可以有第四个,当地消费场景十分复杂。在种种情况下,那也是要结合市场情态,有必要引入完整的IT管理系统,门店管理系统等等软件做支撑赋能。

一,物流问题。

在物流方面,加入的小店,共享苏宁全国43个地级仓的商品物流库存。包括大件库和小件库,通过商品数据化带来的大数据,共享线上线下庞大的商品池。未来将仓储去中心化,进一步加快零售云的商品周转。

二,数字化问题。

在数字化方面,地方市场的复杂性也是数字化的难点。在地方上,人情生意,也可能有人赊帐,有团单议价环节等等,线下销售场景比线上复杂得多。没有一套完整管理系统做后台支撑,那账务肯定会必乱无疑。

三,消费场景问题。

如苏宁零售云中有精选店,主动权在于谁?苏宁会进行智能推荐,但决定权在老板。因为,当地老板最接地气,也最有动力做好当地的服务。比如农村,“因为农村市场,很多东西,逢年过节东西多倒了浪费,冰柜存储量比较大,结果春节冰柜就卖得很好。”

未来,苏宁零售云也会提供门店的数字化场景,三月底即将有虚拟货架的产品上线,这样门店可以突破空间限制,能够让消费者在现场,体验更多的商品。市场的自我进化,苏宁看起来做了个不太赚钱的生意,但却已经开始汇集小镇的流量入口。这不得不说市场的优胜劣汰,资源整合,共享经济利益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