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零售的概念率先由阿里提出,随之而来是从互联网行业到传统零售行业的讨论与探索。而有一点基本达成共识,实体门店将成为改革与升级的重点,进入到2019年,技术应用逐渐渗透到门店业务环节,智慧门店成为零售焦点,也将成为未来门店的演进方向。
传统门店与智慧门店在经营思路上有很大差异点,传统门店位置决定流量,当前来看,存在不了解消费者、过渡依赖个人经验、缺乏精准营销手段等痛点。而智慧门店的逻辑是从人出发的,以更加智能的方式了解人的需求之后,再通过产品、物流等方式进行满足。
在对人货场的重构过程中,门店数字化是未来新零售门店必不可少的环节。
24小时无人值守
目前,苏宁小店已经率先实现门店夜间的无人值守,早上7点到夜里10点安排店员正常运营,晚上无店员值班,越来越多零售从业者觉察到夜间市场的巨大的流量。而之前,这部分市场没有做大的原因主要在于人力成本的掣肘。在夜间人流量显著降低的情况下,夜间收入难以覆盖人力成本。
技术的进步为门店经营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可以实现24小时自助售卖、自助收银。在夜间门店关店后也可在店门口继续营业,在不增加人力成本的同时提供了增收渠道。
全新的流量入口
线下传统零售门店是什么?其本质上是线下的流量入口。位置决定了门店流量,因此很多门店还停留在20年前的业态,这也留下了一个隐患:无法与用户建立深度联系。我们并没有在门店留下手机号或者个人信息的习惯,门店的营销活动、促销信息、新品商家也无法及时触达消费者。这样就会有信息上的时间差,活动就容易错过。
移动端的APP、公众号或小程序装在用户手机里,用户完成信息注册后通过线上开柜、线下消费,在这个消费闭环中,将与用户建立双向沟通的深度联系。平台对用户的行为和喜好进行分析,用户也可以将自己的消费体验和商品需求反馈给平台方。
数据化营销管理
自主搭建的营销平台,背靠大数据,商家提供商业决策辅助。 通过柜机消费数据分析、定位感知、人脸识别等技术,能够非常清楚的统计到用户在哪个商品上停留时间最多,用户每周到柜的频次以及时间点等等。
智能运营平台会通过这些数据,知晓柜机周边的人群分布、分析个人消费偏好习惯。配合前置仓和短距离配送,可以让的线下门店变得跟线上App一样,做到“猜你喜欢”和“千个柜子千种商品品类和陈列方式",也就是“千柜千面”。
数字化门店升级解决方案,是基于数据驱动的软硬服务一体化方案,是未来门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门店将成为现实生活里的“网店”,它会更加理解消费者的行为,同时距离消费者更近,真正做到智慧消费。未来,这样的智能产品将如何与门店深度结合,将如何改变人们的购物体验,甚至改写零售行业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