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换场,支付宝微信支付的三大战场

来源:移动支付 2019-08-15 14:41
分享到

2019年已过大半,半年业务收益和亏损的关键策略以及下一阶段的校准已成为业界的主要基调。对于移动支付市场来说,虽然过去几年已经告别了场景流量的杀戮,但平静之下也有暗潮。

最近,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了对外支付业务的战略重点和思路。采访发现,双方的主要布局有很多交集,同时也存在交集、刷脸支付、信用支付、大出行等战场区域继续升温的目标。

目前,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在移动支付迅速增长到“受冲击”的深水区域后,短而平的流量模式正在成为过去,双方的活跃用户数量已超过10亿,绝对增长已让位于结构性增长。在后移动支付时代,新的增量市场在哪里?

行业换场是一个多市场变量的周期,是一个破局的窗口。对于微信来说,在工业互联网时代,“高频”的c端优势是否仍然是万能的?如何在对手比较熟悉的b面服务中尽快建立行业影响力?对于“多维”支付宝,当对手转向B端并保持商业能力的优势时,我们如何继续寻找突破?

流量模式换挡

上海一位资深从业人员告诉记者:这种焦虑和压力恰恰是如何在工业互联网转型中寻找新的增量空间,如何提供更丰富,更有效的价值。“在人口红利期,消费者互联网可以轻松获得亿级用户。大多数互联网公司模型依靠流量来销售广告,而行业互联网并不一定。“

如果从业务痛点来看移动支付需要满足的市场需求,我们会发现很多线下业务不再考虑简单的流量问题。

例如,在业务场景中,一些大型商店在业务上做得不好,但我们发现它们中存在大量流量。缺少的是了解这些流量并促进它们的回购。例如,在出行领域,当支付宝和微信没有进入市场时,公交场景的信用卡支付也非常方便。交通实际上一直存在,但没有得到更好的运行。

移动支付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一直有自己的优势。如果我们看一下交易数量,以“小额高频率”为特征的微信支付仍然具有明显的优势。根据财付通和支付宝在2018年度风险事件和客户处理中正式披露的每日交易数量,有超过12亿笔的支付和约5.4亿笔支付宝。然而,从市场份额来看,艾瑞的019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支付宝和财付通(包括微信支付)分别为53.8%和39.9%。结合这两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两种交易类型和额度特征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曾经引发了对谁更有商业价值的讨论。

在这一讨论的背后,它表明,为b端提供更多的价值越来越受到双方的重视。

目前,在国内主要城市,未渗透场景的一侧几乎没有渗透。对于在忠诚粉之外的C端,从工具上来看,若工具属性的随机性比较强。此时,价值反映在服务中,并影响B侧。

对于支付宝来说,电子商务基因与经济的紧密循环优势在服务商家的手段上具有更大的协同作用。目前的移动支付开始从一个浅层的流量交换,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客户,提高业务效率和转化能力,线下的模式也模糊不清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