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经营中,不少的餐饮企业都面临着不同的痛点。其中包括:用户犹豫不决,导致服务效率难以提升,排队等位现象严重,导致餐厅翻台率低使得用户流失,人员流量难以控制,员工流动性快,顾客跑单和逃单现象严重,这一系列都造成了不菲的损失。
2018年9月11日,中国餐饮界扛把子海底捞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发售4.25亿股新股,并将于26日香港上市。虽然海底捞并不是第一家上市的餐饮企业,但无疑是餐饮企业中具影响力的品牌之一。吃着榨菜方便面、喝着二锅头、骑着共享单车逛街,这是前段时间朋友圈里流行的自嘲。不过,这样一番消费降级的图景,似乎并不太符合现实情况。
比如,一向以变态逆天的服务和不便宜的价格著称的海底捞火锅,在全国各大城市还在加快扩张的步伐,生意依然兴隆。截至2017年末,海底捞门店数量达到了273家,总营收为106.37亿元,净利润11.94亿元,也就是说,海底捞已经成为国内首家营收超百亿的餐饮企业,实打实的餐饮界扛把子。 海底捞的上市,无疑也给众多餐饮从业者提出了一个问题:餐饮行业的未来之路该如何走?不妨看看海底捞是如何完成这一转型升级的,从中借鉴一二
一、做到极致的服务:会为你美甲、送你零食、帮忙带孩子,还总担心你一个人吃火锅太悲惨而放个玩偶陪伴你,这一系列细致到逆天的服务,全国仅海底捞一家别无分号,许多人专门去海底捞并不是为了吃火锅,而是为了体验服务。这些服务难学吗?不难,但为什么没有人能做到海底捞这样?因为海底捞在服务上已经做到了极致,甚至是出神入化。可以预见,未来餐饮行业必将会更加细化,追求某一方面的极致体验,比如食材、口味甚至于装修
二、精密的布局:海底捞的业绩增长主要来源于二三线城市,这不仅得益于二三线城市人群消费水平的提高,更是海底捞经过进行策划的结果。相比起一线城市,二三城市无论从成本还是竞争都要小很多,具有更多的操作空间。通过在二三线城市积累用户和塑造口碑,再进军一线阻力就会小很多
三、产业链的规划:海底捞从火锅出发,全面延伸自己的产业链,几乎囊扩了围绕火锅的上下游产业,从食材到装修,实现了产业一条龙的转型升级。也更有利于降低成本、把控质量、培养人才等一系列流程。
餐饮行业无论大小,在未来市场更加复杂、消费人群个性多样的情况下,只有尽早寻求转型升级,尝试走出一条契合自身属性的特色发展道路,才能在越累越激烈的竞争中活下去。智能餐厅实现资源整合,每一家餐厅都可以成为智能餐厅,用户可以实现预订、排号、点餐、支付等就餐流程实现线上化,只要在线上使用微通智能餐厅的自助点餐功能,就能实现线下的无障碍消费。而线上点餐后立即支付,不仅优化结算流程加快效率,更可以有效避免传统餐厅跑单和逃单的情况。通过针对排号、点餐等旧有滞后环节的优化
智 的同时,把本就有限的人力从繁琐的接待工作中解放出来,投入到更有价值、更需要人性化支持的客户服务工作中,从而全面提升用户的就餐体验,实现为商户赋能的最终目标。可以看到,随着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的成熟,智能餐厅以大数据和互联网工具为商家提供更加全面、立体、便捷的支持。